本来这份2020年总结从2021年1月就开始着笔写,但陆陆续续搬家、换工作、到处出差等以及懒癌发作,到了现在2021年中了,才缓缓完成总体部分。一开始本准备继续按照2019年的年事记录做个流水账记事即可,不过随着2020年期间关于个人网站完善和强化数据推动的这方面意识崛起,我还是认为年度的个人总结记录应该加入更多数据或者想法的元素以让内容更为详细而直观,也便于我个人追踪自己年度的变化趋势。
总体上来说,目前2020年的年度总结将包含年度流水记事(记录一些个人年度有印象兴趣的点)、更新想法这两个主要部分。
2020年流水记事
2019年的年度总结终于2019年12月28日的大学同学聚会,2020年的总结记事自然要从这里开始。我倒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之所以能找到历史事件的准确时间,是由于一般我绝对值得记录和吐槽之事,会去发个qq空间说说吐槽一下。所以如果要倒推之前一年遇到了那些让我想得起并且有影响的事的话,除了靠自己回忆外,大致上我都是通过qq空间说说、个人日志博客文章、工作记录文件、微信朋友圈、聊天记录截图以及手机截图这些线索寻得蛛丝马迹。也是依靠有记忆的互联网,所以我还能把诸事捋捋,顺带梳理个人对事件的应对和个人的转变。
19年年末重归自由身的一段时间自然是非常快乐的,虽说19年整个期间我也没过得有多大压力,但一旦离职的话,更加有种无事一身轻的感觉。参加完19年末的BW漫展,回头在临近跨年的最后几天,与大学毕业分隔一年的同学一聚,大家都多了些感慨。相较于18年刚毕业时更多处于了不知道干啥的迷茫感,19年结束,大家纷纷有了自己基本的想法。当兵的去当兵去了,不适合上班的合伙创业去了,也有培训学习准备转行的,或是预备考研考公中的。而我其实仍在迷茫中,19年过的很开心,拓展了很多爱好,认识了不少新朋友,但我还是放弃了那样的生活了,确实我迷茫不知道自己具体想干啥,但我能通过体会生活知道什么样的生活自己不太喜欢。决定离职裸辞,就是我不太喜欢给自己拖拖拉拉留后路,要走就走得干脆。
19年12月30日晚,毕业的第二个独自跨年日hhh,大晚上刷着视频国内,看到各平台推送了各种app的年度数据统计,网易云记录我19年一年总共听了2048首歌,听了123小时,其中36%是二次元音乐,27%是流行歌曲,20%是影视原声音乐。19年7月1日把军哥反复听了21遍,回忆起来,多半是当时在OCG大楼参与组织办事处庆祝建党生日操作导致的。年度最喜欢的音乐《Lemon》上榜,确实日剧《非自然死亡》这部剧很赞,年度点赞。
1月6日支付宝账单出来,我的年度消费流水竟然达到了29万余,当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里面新房子装修,导致很大一部分开支流水经过了我的支付宝。感觉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应该都看不到单年这么大的支出流水了。
7号的时候又抽空梳理了下自己写的简书文章,发现自己更新在简书上面的文章访问量居然蛮高的,大多是几百几千,而写的学习强国脚本达到了上万阅读量,还出现私信,想学习写脚本卖脚本的……嘛,果然是自媒体红利吗?有不少人以这类刷粉丝、卖成功学什么的为生吧。不过想想运营起来也挺烦的,得不断抓住读者眼球,从读者中挖掘需求者,再通过各种卖课、卖知识、买成功方案什么的,进行转化变现。
不过写脚本这种类似外挂的东西是个灰产,记得有好几家比较大的外挂脚本平台了,什么这个助手、哪个游戏助手什么的……怎么想着,都觉得侧面印证了国内刷刷刷、肝肝肝的手游太多了(这么想过来的话,学习强国与刷子游戏倒并无太大区别hhhh)。
1月上旬,在成都一边玩一边找工作,说起来这已经是第二次了。18年过来找实习工作的时候是苍蝇瞎碰。现在再次回到找工作的状态,怎么找工作、怎么沟通,找工作的时间节奏控制的泰然多了。可能和我找工作习惯相关,兴趣广泛导致我找工作从机械、电子、多媒体到文案编写、组织管理,选择面还是挺广的,当然每个方向其实我涉入不一定深,但还是可以从面试的岗位条件出发,了解岗位很多信息,在面试面试沟通中也可以进一步了解该行业情况,不断新知识冲击,还是蛮有趣的。1月初,在两次面试后预定了一家主要做高校服务器硬件设备运维的工作,该公司成都分部的负责人和我这边沟通挺顺利的,愿意不限专业和学校要求邀我入职,但由于该公司总部在西安,需要上报。但等了好几天最后得到的回复确实总公司那边又以专业不符把我否了。啧啧,大学专业学的不对,还是蛋疼啊。而毕业生如果不想从事自己的专业所属行业,毕业后确实需要花不少心思在用工作经历洗刷专业的路上。其实如果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或者大多数时候还没有想明白自己想干啥,那大学学的如计算机等万金油专业是真的爽。
1月中旬,武汉“不明肺炎”开始怒刷存在感,当然,对于我这样一生也没出川几次的人,其实没准确认知,毕竟扔我一张没标城市的国内地图,我肯定没法找出来武汉在哪里。我的国内地理认知范围,基本是沿海与西部,中部大多数省市我都分不清哪在哪。其次过去也从来没有经历过大疫情,非典时期完全没有印象了,大灾大难只有汶川地震印象深刻。武汉疫情初期很大程度上我以为是谣言,之后愈演愈烈,看了外网的情况,我更觉得言论上像是国外敌对分子搞破坏。直到春节临近,被家里催促着回家,结果一回家就走不了了。全国各城市出行封禁,小区里一户人家只能有一张出行证件限一个人出去买菜等,每天出行还要登记。疫情已然成为了全国重大问题横在所有人面前。
整个1月下旬和2月中上旬被迫在家,让我蛮郁闷的。毕竟我在成都一大堆住宿的东西呢,人回不来成都,但房租还得付着走,感觉自己被白嫖!咬牙】另外,我回老家本来也想着顺便把驾校考试过完,都已经把考科四的前置条件站岗也搞完了,结果疫情的突然爆发,驾校响应政策关校了,把我卡在最后科四考试前,很是难受。
不过春节整体过的还是蛮让人舒适的,不用四处走亲戚吃酒,这是我觉得过的最爽的一个春节。作为一个正经OTAKU(御宅族),拥有自己的空闲时间是多么的幸福!闲,是不可能闲下来的,御宅有三好,第一,绝对不意气用事,还有那么多动漫、游戏在等着我们,没有什么负面情绪能打败我们,既然现状已成事实,不如想想怎么让自己乐起来;第二,绝对不漏看任何一部优秀的影视、书籍文化产品,豆瓣TOP100电影、电视刷起来;第三,绝对保护二次元文化的每一份传承和发展。
春节期间,补番计划、补小说计划、游戏攻略计划全部上线!每天开赛车、补番、补剧、补游戏!这个世界,果然只要东京电视台还在播动画片,只要还有动漫游戏在,那就完全萌呆奶!
整个疫情间,陆续补完了《刀剑神域-爱丽丝篇》、《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魔法少女奈叶》……刀剑妖精篇动画和轻小说牛头人内容,实在有点恶心人,不过爱丽丝篇却把刀剑世界观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从人工智能衍生出来游戏NPC拥有生命的想法,确实蛮让人觉得惊艳的。尽管《爱丽丝篇》才出第一季,但追完剧后我立马先去把轻小说补完了,大结局男女主被困游戏世界,一同度过上百年。可以想象,当未来人工智能生命、人脑接口、义肢改造之类违背人类伦理的科技逐步推广开来的时候,我等OTAKU大概是最先立马去接受给大脑插个插头的hhh
《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的剧情我觉得很可能烂尾,善良女主最终发现自己竟是大反派的设定棒棒的,不过剧情给了女配蕾姆太多内容啊,不管是蕾姆解开童年心结逐渐开朗,还是486失恋在蕾姆的鼓励下找回信心,这种男女角相互扶持成长的故事是最能让观众感受共情的。这种情况下,谁还要女主啊,支持男主和蕾姆赶紧回家结婚的大有人在。作者为了故事剧情发展,硬把蕾姆安排昏迷,给女主剧情让位的做法让很多人不满。补满了《魔法少女奈叶》的劲,又让我重温了一遍《魔法少女小圆》,魔法少女故事可真是太惨了,泪目( Ĭ ^ Ĭ )N遍……立马陷入小圆系列同人当中去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把吃了好多精神食量,感觉好作品又需要养一阵子等待养肥了。不过由于这段时间补的内容有点多,大量的影视、小说、数据文化数据整理起来很头疼。大数据时代,资讯过多,而个人输入的I/O口太有限了,为了避免重复的筛选和获取资讯,我们还是很需要高效方式来对海量的资讯进行输入、筛选,最后整理出高质的资讯和知识。如果不对资讯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就很容易把时间浪费在反复筛选和食入已经过滤过的垃圾资讯中,或者对应该重视的资讯没有足够关注。
遇到问题,就需要寻求解决方案。之前我也借用过如豆瓣、neet追剧等平台,来追踪统计自己看过的作品,也有通过印象笔记,在个人相关的文章中记录自己认为优秀或对自己产生影响的文学艺术作品,但用得很不顺,平台收集的作品太少,也并没有涵盖书籍、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多种艺术文件作品,类型分类往往也不符合个人需求,而印象笔记记录起来杂乱无章,难以应用于统计。最后能想到的记录这样大量、多类型、自定义的数据的方法,自然是利用excel进行统计记录。
很快我就着手对整合手里各种藏书、工具、NAS等各种资源,进行建表、分类、记录。在做这事的同时我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例如在统计记录优秀的影视、书籍、游戏等文化作品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具体去分析其中自己认同其优秀的原因,把自己认同的思想、价值观等从这些作品中抽离记录并进一步与自己的想法融合。当然,具体做起来肯定将是一个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工程,这更是需要利用各种工具去整理汇总并养成习惯。
在2月中旬后,春节已过,而国内疫情渐缓,精神食粮也补充得差不多了,太无聊了,迫使内心又躁动起来了。大概也是疫情渐缓的原因,感觉工作还是蛮多的。翻开几大平台上百个投递记录,终于一家两次沟通并远程面试后,确认了一个较为有兴趣的工作。社招海投我都已经习惯了,往一堆自己感兴趣、待遇还过得去的岗位上投过去,很快筛掉自己觉得不行和对方不回复的,基本上能沟通的也就几十家,最后能进一步沟通的一般为十数家。确定好工作,在社区那做好了什么出行工作的相关登记检验,在2月末,某胡汉三又回到了成都。
新工作是做技术支持、工单这块,其实就是面对客户的客服,只是内容上主要是文字非即时回复且偏向于技术方面。回答问题这活干着还是蛮有趣且有挑战性的,我是老网民+老百度用户了,从2010年到2013年,我就有上百个在百度知道的问题答复,根据百度统计的数据帮助了75.8万人hhh。以前那时候百度文库和百度知道其实非常有趣,我很喜欢在百度文库下资料,但下别人的资料需要百度的一种财富币,而获取这种财富币只能靠别人下载你上传的文档和支付财富笔奖励你的回答。所以早年百度还没有成为恶龙的时候,留下了很长一段我在百度上的回忆。那时候百度相册还活着(随着百度相册关闭,早年MP4、MP5拍摄的一些童年照片没了),那时候百度的知道还是人在提问和回复(现在的百度充满着自问自答、打广告以及复制粘贴的答复),那时候百度百科还只能信任(现在?请用维基百科吧,除非你想遇到“690战术核显卡”这种梗发生在自己身上),那时候百度文库真的可以让便宜的下载到各种资料学习知识,那时候的百度123导航真好用……现在想想还是蛮怀念的,也许哪天我又会去找找靠谱的社区,多做做写帖子、写问题答复的活,也许hhh……只是现在这个知识付费的时代,已经很难找到曾经小众和谐的论坛或社区知识分享氛围了。
整个3月,在新工作上,我基本都处于公司产品知识学习和试岗的节奏上,中途关注了几波小事件。
一是3月初爆发的《外国人永久居留法案》,我一般不喜欢发表政见,因为我写的金融、民生的文章被封了不少,也就兴趣淡淡了,但说实在的,如果让人完全不关心政治可能吗?政策与大多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大多数人闭起耳朵不去关心,那确实不知道中国义务教育、扫盲、普法的意义何在。就算受限于个人水平,也许没啥高见,但搜索、剖析、了解社会,去发表自己的意见,总好过作为沉默人,眼睁睁看着某些受益者有目的、有动力的夺取政治、舆论高地。你选择沉默,但法案受益者永远不会在其利益面前沉默。《外国人永久居留法案》征求意见稿的回复我填了。
二是同为3月初肖战粉丝举报、引战之事,确实的让人看清现在互联网的环境是真差劲。我等老网民只能博客、爱好论坛圈地自保,互联网在国内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大家各自的局域网。多元文化发展和亚文化圈崛起,将势必如同美国社会一般,给社会主流思想带来撕裂。当然,国内没有被社区化app保护起来并且没有真正上网的人还很多,以及终于有不少人意识到这种网络诱导思想分歧与对立的背后国外势力,所以暂时让这种多元文化带来的社会思想撕裂还没有明显起来。我相信迟早这批宣扬对立和分歧意识,在网络中上蹿下跳的敌对分子迟早要被抓起来,就让子弹再飞一阵子吧。
三是美股因疫情,历史性的表演了跳水。连夜现场围观美指数直线下降,真是壮观!真——目击历史。这事以后经济历史上没准会多次提及。说来也许是多媒体、资讯时代的崛起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做起了各行各业的资讯,经济行业资讯随着短视频也很快被冲击到大众视野,当各种分享经济、社科的文章和视频出现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近年来,国内国外经济风云变幻,且极大程度都是坏消息,总给人一种世界在崩坏的感觉。回想之前早在17年年中就感觉现实越来越魔幻主义,而19年前也早早听说了那句笑话——“2019年是以往以来最差的一年,也将是未来最好的一年。”今年大概又会将这个梗延续,变成“2020年是以往以来最差的一年,也将是未来最好的一年。”hhhh……
3月11日开始,陆续收到了简书平台关闭文章的通知。由此让我深感烦闷,互联网虽然大众上网,已经深深的转变了,核心的小领域交流社区越来越少,要么为了迎合大众走向多元化、商业化的路径,最终被商业广告、软文摧毁,要么随着喷子、网军、节奏党以及某些内容监管限制逐步走向衰败。新浪博客之前是挺不错的平台,知乎曾经确实是经典深度问答的社区,简书也有很多知识分享文章,b站曾经只是简单的弹幕交流视频网站……
随着文章被锁,写些新博客总是被敏感词审核,最后御坂御坂博客还是走上了“逃亡之路”。蹭着在TX云学到的域名解析等等相关内容,很快利用hexo+next并结合Github,使用海内外线路分别解析的方案上线。御坂独立博客 misaka10013.cn 在3月12日就上线了,之后并陆续迁移了我的许多文章。好在Github这个“全球最大同性交友网站”门槛相对大众挺高的,以Github的免费仓做文章数据后台,能够生存足够长的时间。
随着可靠的个人博客平台建立,在忙碌转移之前的文章的同时,也写了些新东西,很快工作之余的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这事上去了。例如发掘生活的周边好吃的、好喝的,用博客记录下来,免去自己下次挑选的精力,遇到朋友过来推荐起来也十分方便;又或者把自己摄影、游戏截图以及与朋友社团合影的活动照片整理收集,分门别类,做一个照片流水墙页面,挂到网站上去;又或者一边看小说书籍,一边记录好评。
工作似乎很充实,因为社交除了成都一块的大学同学,好像也没时间如19年那样去不同是爱好圈结实不同的人了;生活似乎很充实,下班稳定刷剧刷小说,吃吃喝喝网上聊天,疫情的影响很快就淡漠了,只留下了传说中的外国人民水深火热。随着新的工作渐渐上手,我似乎感觉到生活的平静。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回头一看,猛然觉得其实不对。要说深处具体哪里不对,我也说不出来,只是感觉这种上班下班回家躺着当键盘侠,游戏场或视频平台下见,至少对身体很不健康。但这种生活方式似乎早已成为了大城市年轻人的标配,被紧张快节奏的工作占据大部分精力后下班躺下用娱乐视频和无营养的手游安抚下精神世界,除了亲友之间不再有新的涉及,与人基本处于网络嘴炮中。什么时候开始整个世界的生活和社交变成这样子了呢,至少回忆小时候,人与人认识、交谈、游玩,不是这样的,至少去年那样和战队的朋友们大吃大喝、四处折腾,更让人觉得才是正常的生活与人际关系。
其实靠我个人的话,大概率我是没有去常常反思生活的精力的。吃吃喝喝、游戏冲浪,平淡的职场循规蹈矩去按kpi做着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大概不算什么有问题的生活,对他人和社会都挺人畜无害的,既不怎么改变自己,也无法改变社会。
但奈何我B站关注列表里总有些不暂停在现在的人,例如《临高启明》相关的马前卒,马督公,他的节目很多关注社会问题,并按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工业党视角来审视;例如先看评测、极客湾等总是保持专业、极客的精神去关注新的科技和产品本身……也许是我关注的这些媒体影响,或本身我总是存在内心的躁动。
年中这一段时间,不知不觉又陷入迷茫的我就一直在躁动与尝试抚平躁动之中。抛开工作方面不谈,这段时间基本是处于视频刷刷刷、游戏买买买的状态。如果说有什么值得记录的时,那大概就是6月9日关注到续航版switch硬破方案完成,我第一时间入手,中间还夹杂拼多多百亿补贴疯狂我而我坚决反击的事。
由于硬破方案6月9日刚出,一千多块买一个游戏机到手直接拆机改芯片,我还是犹豫的。考虑再三把二手续航机排除后,很快就盯上正在极大折扣的拼多多百亿补贴了,但没想到参加活动优惠订购的游戏机遭遇平台取消购买资格,由于多少了解平台风控,为了核心用户取消其他用户活动优惠太恶心了。对于我这种闲人,最缺的就是能吸引我投入精力的挑战。于是一番准备,我从投诉店家、投诉平台、玩家社区写文曝光、12315投诉等挨个走了一遍,和拼多多斗智斗勇了一番。最后百亿活动又恢复了我账号购买资格,但我618活动从淘宝switch官方店买的游戏机。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又是写文章、又是找相关人员电话、又是各种沟通交涉施压、又是收集证据素材曝光,挺麻烦的。不过实际玩一玩,还是很乐在其中的,不合理的平台方是被动的,而我们有理有据是主动的,只要我们主动的采取不通策略去追诉,对方也只能疲于应对、解释安抚。整个过程还可以观察各方不同的态度和应对方式,同时不断复盘构思自己达成目的所需的距离以及其他途径,整个过程只要保持主动,思维就可以十分开放活跃。
有那么段时间,其实我经常回到了一个迷茫人士常见的问题状态,我不一定有做到“日三省吾身”,但每月肯定是做到了的。就是不断的在思考,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这大概就是现代打工人,基础教育和互联网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太多,总是希望自己能做的更多,但现实中我们缺什么都做不了,为了赚点钱生存而在繁杂、枯燥、重复的工作中不断挣扎。我能干什么这个问题,其实随着做过的工作多了,我明显感受到社会上至少80%的工作是没有限制的,只要是个沟通、表达正常,思想主动积极,学习能力尚在,具有一定抗压能力,具有搜索资讯、分析汇总报告,能在工作中协调个人情绪以及团队的人,去那个岗位不都是3-6个月就能学习并熟练?只是部分工作能力要求上限高或确实需要技术专精的岗位,才无法匹配。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学历、证书、工作年限限制,其实都是人为设置的筛选门槛、信任屏障以及市场供需选择。简单的说,就是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具有的素质能力缺乏信任,侧面印证基础教育带给劳动者的思想、知识以及能力提升在市场上是被质疑的,只有名声非常好的基础教育(如清华北大等)才被市场劳动力需求方信任,而总体国内仍是劳动力供应远大于需求,虽然在部分领域是由于劳动力职位需求和市场发展的不匹配,但大局上就是供远大于求,所以劳动力需求方才会不断设置门槛(岗位要求、工作量以及薪资)来筛选劳动力。
我应该干什么,这个问题是对自己想法的探究。这个问题的深挖,往往又进入“我是谁,我需要什么,希望世界给我什么,以及我为什么需要”之类终极的问题。有时把那些终极的问题切割掉,阻止自己去想那种没有尽头的问题,就庸俗点,希望自己钱多多,但以我多年的购物经验hhh,我感觉物欲这个东西还是靠不住,大多数时候物欲知识一时的获得感刺激,不断的购物反而让自己陷入一堆的垃圾中。最后其实个人而言,我感觉最重要的仍是文化作品享受、社会知识的灌入以及创作输出的成就。也就是从世界获取新的思想、知识,搅碎和自己的现有思想意识融合,最后记录下来这样一个过程,这其中包括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体会到的,从书籍、影视,到人际工作,这种有点那种科幻小说中,单纯的文明探访、观察、记录的外星探测器的感觉,没准我是个外星派来勘探地球文明的无数勘探机器人中的一个呢?hhhh御坂10013号,位面映射。当然,这种精神需求,需要个人能平淡、客观的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包括情感矛盾、交际冲突、工作挑战。就像6月的大战拼多多一样,带着是是探索、挑战和尝试的冷静思维,而非维权、抗争之类的情绪感染。
在这种精神需求下,在2020年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促使我不断的更新我的个人博客性质,从一个随手放个感想的地,逐步变成记录更多我个人所看、所听、所思、所想以及预备做什么,以及一切行为及目的的归属。大概就是我这个文明体验勘探机器人的数据库了hhh。在20年的下半年,我花了不少时间在完善整套怎么获取、筛选外部资讯,以及如何进一步保存、记录、加工上面。excel已经无法满足我的这套需求了,最后还花时间去做了个微信小程序,将看过的影视、书籍等等统统评估对自身思想的影响力、认同度等,导入到数据库中,便于自己的查阅。又为了方便统计和展示,利用腾讯云的云函数将数据库的内容再图形化导出到网站上。本来我的网站就已有是七拼八凑的霍了,这样不断折腾中,搞得自己的网站越来越复杂。
如果说这样的折腾中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大概就是进一步确认了个人这个思想集合体与这些资讯体之间的关系。换换思路来看,由于物与物没有实质性的接触,而是力的相互作用,如果力仅是物体间传递的某种信息,那世界物资运动及变化,就只是信息的集合,一段影视或文字刺激人的神经释放化学信号并最终形成新的个人想法,对一个人的改变作用与我们用一把刀砍掉一个人的手臂无异。物资肉体和个人思维是同一个东西,所以我们所认同、所筛选出来的影视、书籍、游戏等文化作品和我们本身思想或肉体也是一体的,其是我们本身的一部分。通过筛选、思辨这些作品,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作品的信息中反馈出的我们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念。
御坂影音作品分析(2020年5月部分汇总数据)
以我自己为例,从统计的作品影响等数据来看,从小在电视剧上看的老版《天龙八部》《射雕》等电视和相关的同人小说影响了我对“侠”“义”等浪漫概念的理解,而日剧《女王的教师》《白色巨塔》《龙樱》《legal high》《非自然死亡》《海女》等对我关于人性的思考以及积极乐观做事有较大的影响,美剧则以《地球百子》《迷离档案》带给了我不少科幻想法,其余的一些老的国产历史剧、港台刑警剧以及台湾青春偶像剧普遍评分较低,被我归为肥皂剧。游戏作品中《我的世界》《维多利亚2》《十字军之王》《坎巴拉太空计划》《欧陆风云》《群星》等以高自由、创造性以及某些恶俗政治隐喻,一定程度上从政治思想上影响了我对世界的看法。动漫作品就不列举了,基评分高的太多。顺带我也从这些作品中抽离个人欣赏、喜欢的角色特质,最后评估影响力,发现大多数动漫人物相比影视剧演员对个人影响影响更大,除了天马行空的故事情节以及动漫人物本身鲜明的角色特质表现外,虚拟角色相对稳定的形象比更容易被接受。
显然这样倒过来分析自己就简单了,“我”应该是由某些虚拟动漫人物作为信仰,被大量科幻作品侵蚀了现实观念,怀抱着某种自己设想的“侠义”道德观念,然后习惯性的将自己高于世界,唯心且恶俗审视世界的这样一个人。
很快就到下半年10月、11月了,一边沉迷于自己稀里糊涂的对自身思想的挖掘中,一边在腾讯云考了点云运维工程师之类的证,顺便基本完成了我的小程序上线。与上一年在与好友的沟通交流中,确认了离职的想法不同,今年在一顿完善个人网站以及深入挖掘自己的“胡思乱想”中,我得出了新的结论——“既然去哪里都是工作,都是做事,为什么不去选哪些更加困难、更有挑战、更刺激的工作内容呢”。不过今年的工作其实也锻炼了我自身很多,特别是与人沟通这块,很多问题要灵活,事最终都是落实到人这个物上面来执行的,没事多文字、语音沟通确认问题,与人不断的沟通交流,其实不是那么复杂的事情,只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想法博弈的过程。相比于毕业时,觉得自己干销售之类的肯定不行,在某云呆的这一年反而让我觉得其实自己没啥工作是不能干的,思维放宽,不管是销售还是工程师,其实都是在解决问题。再换个角度讲,其实宏观来看,你能解决多少人的问题,其实决定了你能创造多少价值,用自身能力去解决别人的问题,总归自己的I/O是有限的,能够解决的问题也是有限的,但如果能从思想或者生产力工具上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比如消化吸收生活经验、分享见解,比如创造、推广一种优秀的产品,这就能去解决更多人的普遍问题,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说到底人是活的,当然这个重要的活的不是指人活着,而是是思维活跃着,不断获取新知、不断消化吸收总结、不断去求改变,才是活着的人应有的状态,就拿当下二十来岁算算,剩下有效生命周期也就几万天了,不做点什么,就非常的无趣。
当然,相比这些思想上的根本原因外,更直接的离职原因其实还是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和物资需求,当棘手特殊问题变成了常见简单问题,工作乐趣就没了,另外公司画大饼和兑现的速度,永远追不上某些原因下社会经济恶化以及生活压力对年轻人提出的物资需求。好几次与朋友聊到,也是说等我的小程序差不多做完就可以溜了,毕竟在公司的时候经常去问云函数、云开发之类的问题还是挺方便的。
11月搞完小程序,我的网站个人页面上基本就挂上次年4月的离职安排了hhh,想的多的好处就在于虽然细节不好把控,但整个长期情况自己是可以大概评估到的。后面好长一段时间就是在跟朋友讨论什么工作合适些。总的沟通下来,我一段时间都比较倾向于售前这类工作,一方面是售前需要对产品有较深的了解,同时也了解产品能解决用户什么问题,可以说好的售前应该去推进行业里面的优秀产品,就像极客湾等数码产品评测up主一样,让优秀、良好的产品为需求用户所知,并实际去解决问题,让客户端能提效增能,另一方面我觉得售前这样的工作能够很好的锻炼沟通能力,甚至渐渐的去接触销售的某些弯弯道道的技巧。我倒了解她们销售其实很灵活,但奈何我虽然有时候思想上更为冷酷、残忍,但在行为上被某些很早立下的规则限定,有些事就在我个人这里变成了惯性和固执。
12月底,在搞完工作最忙的一阵子后,由于离职已定,驻场组长让先慢慢找下一个工作,所以不管从想法上还是行事上就轻松了。总体来说,过去的一年刺激少了些、平和多了些,人际社交、运动健康都少了,技术知识多了些。按我记录的各项工作记录评估中,还是不咋地,毕竟现在越来越不想一直坐着椅子、面对电脑了。在2020年快结束之际,我也不断的向朋友们推广着“身心健康”这个主题。现在的工作都太缺乏运动了,特别稍微压力大些的,一年面对电脑高血压,人际沟通也少,聊天软件上劈里啪啦,但文字能够传递的交流始终太少。聊天软件更多的是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戾气,而很难像面对面交流那样,可以缓和双方的情绪。
还是那个话题,凡事最后是落到人身上的,对自己还是要多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同时运动对调节心理情绪也很重要,激烈的运动很有好处,比如真人CS、格斗、拳击等,可以很好的刺激精神高度集中,也可以调动被平日平和生活所颓废掉的狠劲,也许是这一年相比上一年过的太平静,我觉得通过不断的外界刺激让思想上接受悲伤、痛苦、愤怒、仇恨等化学情绪刺激很有必要,太过平静的大脑绝对容易多想而不正常。 当然我始终觉得社交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时不时找找朋友聊一下,约个饭,还是很能缓解心理压力的。
最后2020年的元旦,和朋友一起一路杀到都江堰冰雪世界滑雪,可以体验的运动又多了一种。下次就去挑战高级赛道。
新的思想想法更新
1.相比于19年的诸事记录,新的一年其实流水账少了些,想法多了些。主要还是到了成都快节奏生活,确实连说说啥的都发的少了。现在大城市人缺乏社交、运动,普遍长期聊天软件和游戏在线的情况,和这种快节奏生活压力分不开。这一年又经历一遍这样的生活方式洗礼,让我明确的确认这是种不应该接受的生活状态。其实是时候发起反击了,比如卸载掉各种新闻和社交app,留下广告少、知识教程视频多的视频app(如B站或者yutube)以及纯知识性的app(比如维基百科、萌娘百科)就行,反正各种明星花边、社会实事,只要不是大事,没啥值得花时间去关注的。出了大事,不用这些app也能知道。那种传播社会压力的app如微博、知乎、贴吧等统统删除,淘宝等购物软件也可以删了,留个喵喵折这样的,仅针对目标产品跟着价格的软件就可以了。手机上没事多下点音乐和游戏都比各种短视频以及新闻、社交平台对身心健康有益。
2.随着我个人网站以及重视记录数据这方面的想法崛起,个人感觉其实很多事情都值得记录和数据化,以便于间隔时间,阶段性的评估自己的改变。比如看了多少视频课程、看了多少本书、做了多少次这个事。 对自身有记录,才能进一步分析自己和改变自己。数据驱动的动力相比爱好更加持久,也能带来更强烈的成就感。下一年的年总结没准就会带来更多数据上的体现。
3.不要去在乎身边的小事,很多当时的小事反正几个月后或者下一年就记不得了,也不会带来什么心得体会,能忽略则忽略。某云的各部门日常企业微信怼怼怼已经让我养成了平和的心态hhh反正昨天怼完,今天工作该推进的还是推进。因为工作相关的内容很容易涉及对人的评价,相关的细节就不在这里说了,另一篇长文《御坂工作记录和分析》还在预备中,到时候除了说说个人工作观念外,大概也会顺带吐槽某些工作经历和八卦工作事例。
4.思维要开阔,想法要大胆。能够限制自己行事的其实也就是自己了。有时候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就是需要大胆设想,然后策划方法,再一步步实施。网上搜搜不失为一种方式,总有逼乎网友能提出非常大胆的设想来解决问题hhh。当然大胆的想法知识第一步,敢于去实施才是关键,这个过程中有时总得打破些什么,比如习惯,比如制度,或者人际。
御坂数据
(以上内容为2021年1月前的诸事及思想想法汇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