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简单理论入门教程

对于新手而言,使用单反拍摄出合格的照片首先看两个标准,一是曝光合不合适,二是对焦准不准。

一、曝光

曝光由三个因素影响,分别是光圈大小、ISO感光度和快门速度。一般光圈越大、ISO感光度越高、快门速度越慢,则拍出来的照片曝光就更严重,反之则曝光不足。

1.光圈越大,则曝光更高,同时背景虚化能力更强,会将拍摄主体与背景之间分割开来,更加突出主体,所以大光圈适合拍人。在使用小光圈时,曝光更弱,但远景不会因虚化变模糊,所以远景适合拍风景。当只想关注拍摄对象的虚化程度这一问题的时候,可以使用AV模式(A光圈优先模式),人为控制光圈大小,而将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交由相机测光算法平衡。

2.ISO感光度是感光芯片对光线的敏感程度,ISO越高,则接收光线的能力越强,在夜景拍摄中就需要提高ISO感光度。但是过高的ISO感光度会导致图片出现明显的噪点,所以拍摄夜景的时候不能完全将ISO交由相机处理,很多时候为了降低噪点,我们需要使用P程序自动模式,降低ISO感光度,而让相机通过快门速度和光圈去平衡曝光。

3.快门速度也会影响曝光程度,快门越快,则通过的光越少,曝光不足。但当我们需要捕捉快速且清晰的动作瞬间镜头时,我们就需要很快的快门速度,所以拍摄动景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TV模式(尼康的S快门优先模式),接手相机的快门速度控制,而将光圈大小和ISO感光度交由相机处理。

这三种模式之外的手动模式(M档),不建议新手使用,而A+(auto档,又称为傻瓜档)自动挡只适用于来不及调参数的时候,同样不建议新手使用。

相机用来自动平衡影响曝光三个因素的算法就是测光模式,测光模式不同,对曝光状况也会产生影响。常见如评价测光和点测光。评价测光(尼康中的矩阵测光)即将画面分割为过个画面,并逐一取每一格画面中的曝光值并取平均值做整体画面的曝光度。但当逆光拍摄,画面明暗差别特别明显的时候,评价测光模式会出现因背景过亮而导致拍摄主体变暗的情况。所以当画面明暗差异大,但又想突出一部分主体的时候,就应该使用点测光,以我们想要突出的主体作为测光标准。

曝光补偿是对画面曝光情况的手动再调整。

二、对焦

对焦模式一般有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以及AF-A(自动伺服自动对焦)三种,手动对焦不再讨论之列。

1.AF-S为拍一次对焦一次,适用于静景。当听到声响时即表示对焦好了,没有对好焦就无法拍摄。由于必须要对好焦才能拍摄,所以拍动景可能存在对好焦后跑焦的情况。

2.AF-C则为一次对焦后,相机连续跟踪目标进行对焦。AF-C对焦

3.AF-A则将如何自动对焦的权力交给了相机。而四种对焦区域模式单点AF、动态区域AF、3D跟踪AF、自动区域AF等是指相机自动对焦的范围。如单点对焦适用于画面中一个精确的小物体。

三、测光系统

对于非手动模(M档)式而言,相机整体曝光是由一套算法评估的,这就是测光系统。以尼康D5300为例,其测光模式就有三种,分别是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矩阵测光适用于光线较为均匀的空间,能够较好的根据整体画面,调整出合适的曝光已使照片整体都清晰可见。但如果遇上亮暗差距大的空间,矩阵测光会因对过亮的画面部分而降低曝光,使得画面中暗部变得漆黑不可见。而中央重点测光则是加大了中央画面曝光程度的权重,使主要画面曝光正常,但可能会导致画面边缘过曝或过暗。点测光则相对其他方面更适用于画面整体明暗差距大的情况,如在逆光环境中拍摄,使用点测光把人脸作为着点,可以有效的防止拍出脸黑的情况。

四、对焦模式

对于单反而言,有个与手机不太相同的对焦方式,即利用对焦点对焦。相对于手机在画面上点哪就对焦哪的简单操作,相机是通过按键选取画面中的对焦点来确定对焦对象。因此,对焦点越多的相机在目视镜取景对焦时有更多优势,因为可以在一个画面中更准确的选取自己想要对焦的对象。在曾经,支持的对焦点数量也便成为单反一个卖点,不过现如今随着单反消费级产品化,逐步引入触摸屏、点击对焦等手机的操作方式,使得对焦点数量逐渐显得不再那么重要。

对于单反,利用对焦点对焦有着明显的两种模式,一是单点对焦,即仅有一个对焦点,对焦指哪打哪。但这种对焦有个问题,当遇上移动的物体时,很可能因对象距离的变化或打错了对象而导致画面模糊,这时候就要使用另一种对焦方式,即多点对焦。多点对焦模式下,相机会对画面中多个对象进行判断,寻找出画面中对象合适的对焦点,完成自动对焦。这种方式对于拍摄动态物体更具有优势。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