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坂毕业旅游随想随记(25)

7月25日

在我们买食材的路上,我们一直在讨论,讨论的内容很广泛,包括了大家各自的生活、计划、兴趣等等。可能很多话题是很多人觉得,居然是几年大学生活并未互相了解的东西。这一点其实很奇怪。

我很早就对大学许多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疑惑,这种疑惑并不是在于他们的生活具体内容上,而且生活的精神状态上。
可能是中国初高中连续的教室学习生活圈产生的精神生活遗留。简单的说,初高中的时候,同学间一起食堂一起上厕所很常见,不过到了大学,长时间和闺蜜还有好友绑定式的生活方式其实很影响个人精神上的独立和结交新朋友。

我在大学也有和朋友一起的时候,但也有更多自己独处的时光,在实验室独自看着电脑看着模型发呆幻想着什么四轴航空母舰计划,在图书馆一处拿着手机敲打着文字,在自习室一个人玩支笔。即使在寝室,我也是特立独行的,做我自己的事,不要干涉他人的事,不跟随他人的兴趣爱好。

独处的时光可以给你安静的环境和丰富的幻想,所以说曾经有人说过,孤独才能造就内心的丰富。我并不是感觉这是定论,不过有时候遇到人,有人问到“诶,你的朋友xxx呢”这种对他人个人独立的否定与对他人依赖的惯用心理,让我感觉莫名其妙并对这个说法产生认同感。而当我看到一些感性的人之后,我发现,大概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大概就和这个人的理性程度成正比,这也是我无法和感性的人达成共识的缘由,因为他们不理解孤独。

话题回来,绑定式的大学生活,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不仅仅别人不好约你,你也不好约别人。同性别还比较好说,异性之间交往大概就因为各种闺蜜好友挤贴把空间占据完了。

我们举一个简单大家容易感兴趣的例子,如追女生。
事实上与异性交往并不是建立在对某个异性很中意并持续关注上,而应该建立在广泛的与异性交友,逐渐通过和异性的接触中,渐渐找到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
然而中国大学中残存的高中生活遗留习惯使得男女间都没有充足的个人独自空间,可能你只是去认识一个异性,就会马上被闺蜜好友探到消息并把这事作为他们生活八卦的重点,他们并不懂得别人的生活是私事,有限制的关注别人的生活中才是对别人的尊重这一点。当然大概有人会说闺蜜好友互相打掩护做助攻的也大有人在,不应该否认闺蜜好友对个人的重要性。
我并不否认闺蜜好友这个位置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但我只是讨论最简单的一个人类社会学现象,当一个人完全进去一个圈子就意味着他会被其他圈子排斥。
你仔细注意那些在学校很能“浪”,人际关系很好的人就会发现他们的私生活是很个人独立的,聪明点的还会利用各种媒体介质营造他们和某些利益圈子的良好关系印象。在生活社交中,愈加依靠闺蜜好友的过程中会面对的,就会失去更多的个人空间,并最终不得不去面对其带来的弊病。

随遇得感,由感执笔。
然,道得出千般理,却,看不透尘世情。
浅见浅见,不望谁能理,只求对自心。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